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,和财税部门打交道是常有的事。手续繁琐、流程复杂、政策难懂,这些问题曾让不少企业头疼。常州在财税服务上持续下功夫,从简化流程到创新方式,从精准辅导到智能服务,实实在在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。
先说办税流程简化。以前企业办业务,光是准备材料、跑税务局就要花不少时间。现在,常州大力推进 “非接触式” 办税,企业只要登录电子税务局,发票申领、纳税申报、税费缴纳这些高频业务,都能在线上完成。像发票申领,以前得专门跑一趟税务局,现在网上提交申请,最快几分钟就能审核通过,纸质发票还能直接邮寄到企业,省事又省时。另外,企业注销业务也简化了流程,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线上提交注销申请,系统自动预检,没问题的话几天就能完成注销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反复折腾。
服务方式的创新也让市场主体感受明显。常州税务部门推出 “一窗通办” 服务,以前企业办不同业务要跑不同窗口,现在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多项业务。在政务服务大厅,设置了财税综合服务窗口,不管是税务登记、申报纳税,还是社保费缴纳,都能一站式办理。而且,还开通了 24 小时智能咨询服务,企业遇到财税问题,随时可以通过电话、在线客服咨询,智能系统能快速给出解答,要是解决不了,还有人工客服跟进,确保问题得到解决。
精准政策辅导是常州财税服务优化的一大亮点。税务人员会根据企业类型、行业特点,梳理适合企业的财税政策,主动上门辅导。对新办企业,详细讲解纳税申报流程、税收优惠政策;对高新技术企业,重点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。有一家刚成立的电商企业,税务人员主动上门,不仅帮企业完成税务登记、税种核定,还介绍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,企业负责人直呼 “太及时了”。此外,常州还定期举办财税政策培训讲座,邀请专家解读最新政策,现场解答企业疑问,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红利。
智能服务也为财税服务优化加了分。常州推广使用智能财税机器人,能自动处理一些重复性、规律性的工作,像数据统计、报表生成,效率比人工高很多。而且,利用大数据分析,税务部门可以精准识别企业需求和潜在风险。比如,发现企业可能符合某项税收优惠政策但未申报,会及时提醒企业;监测到企业涉税数据异常,主动联系企业核实情况,帮助企业规避风险。
常州通过一系列财税服务优化举措,让市场主体办事更便捷、政策理解更透彻、发展底气更足。随着服务不断升级,未来会有更多市场主体在常州安心经营、放心发展,为当地经济注入更强活力。